平溪慧子散文诗《哥哥》及赏析与创作背后的故事


 

l  录制: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生活广播“好听周末”节目组,主持人:马莉

l  网页链接


l、 原文:哥哥(散文诗)    

作者:刘慧(平溪慧子)

哥哥,我与你的缘分,要追溯到上辈子。

那时,我是随嫁的丫头,伴着小姐下轿,进入你富丽堂皇的府邸,你是那个爱逛窑子的郎君。

我终日陪着小姐伤心落泪,而你迷恋着那个深谙琴棋书画的烟尘女子,将我纳为二房的事情抛之九霄,我苦短的生命,没得到你深情的一瞥。

这辈子,你我固步在相同的血清里,你是我勿庸置疑的兄长。

哥,你将自己嫁接于城市的大树上。我在家乡的山里,长成一丛狗尾草。

年轻的时候,我被镰刀割进草篮,经过舌卷齿磨,我进入牛羊的体胃。后来,逐渐衰老的我,在风雨烈日下挣扎,最终,成了农家灶堂里生火的茅柴。

哥,你有了城市高雅的鸟窝,那棵鲜艳的牡丹,是我贵气的嫂子。

我燃烧着自身,为你煮酒。

哥,酒醉之后,你写下了一首诗,题为《思念乡村的狗尾草》。这首诗让我化灰的心脏,剧烈地跳动。

我想最后看你一眼,哥。风将我吹起来,飘进了城市的天空。

清洁工将我扫进垃圾筒里,粘在发酸的果皮上。一场大雨过后,我随着污水流向街角。和煦的阳光,将我洪成一颗城市的灰尘。

哥,你终于向我踩过来了,我使尽气力,幸福地躲进你鞋底的缝隙里……

 

l  赏析:幽谷枫林      录音:博观约取

慧子的诗,往往以朴实的情感为基础,却又总让人感受到某种文字之外揪心的力量。一首散文诗《哥哥》,似乎更具典型意义。

散文诗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文体,不脱离散文的形态,又必须具备诗的精炼和文字张力。优秀的散文诗以小于散文的篇幅而远远大于它内在的容量。我觉得《哥哥》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另外,诗歌创作也是一个内象外化的过程。据我所知,作者本人没有哥哥。所以,诗中的“哥哥”应该不是指某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被诗人主观化,并赋予了理想意义的虚拟对象,同时也是某种美好愿望的象征。它除了寄托着“我”的向往和憧憬之情外,也隐隐潜伏着以牺牲自我成就对方,又渴慕着自身被对方关爱和接纳的情愫。这一纠结的情感通过外化的事物在乡村与城市,卑微与高贵,狗尾草与牡丹等意象的强烈对比中展开。诗意在女诗人的笔下营造得具有某种摄人心魄的美感。

所谓评诗,其实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的事情。不大需要科学的论证。最需要的是从文字中得到的情真意切的感受。我曾经说过:无论诗人塑造了什么,归根结底是塑造了自己。从一首诗出发,作者的情感,个性,追问,和态度等。知音者往往会了然于心。

慧子是一个颇具才情并逐步走向成熟的女诗人,前景十分看好。就大的方向而言,这首《哥哥》与她以往的很多作品在主题上一脉相承:忍隐,朴素,曲折,又锋芒欲露的情感状态折射出作者人生追求的不俗剪影。

 

l  创作背后的故事(平溪慧子)

 

恋人的成全

以前镇机关院内有位女干部敏,和同院司法部门一名干部相恋同居。敏是个比较漂亮的女孩,身材高挑,英语学得还不错,在QQ上能与老外交流,知书达礼,善良温柔。而她的恋人其貌不扬,中等身材,有点微胖,但还是有点才气,比较上进,工作之余一心复习功课,誓要考研,给敏一个幸福的未来。敏知道他努力刻苦,总有一天,他会远离这个小小的镇政府,出人头地。

为了全力支持男友复习,敏包揽了所有家务,男友的饮食起居全是她一手操持,一两年如一日,毫无怨言。功夫不负有心人,男友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研究生。为了让男友顺利完成学业,敏省吃简用,将工资全攒下来资助男友读研。就在男友快要毕业时,敏做出了一个让人惊异的决定,她主动与男友分手了。她不想做他前途的绊脚石,她把广阔的天空捧给了他,任他飞翔。

当有人问及敏时,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也许是她前世所欠他的,今生必须还了。结果就是这样,敏把悲伤留给了自己,毅然成全了他。

 

妹妹的成全

二十一世纪初,我家盖楼。工地上有个女人经常在那儿扎钢筋,有一次我和她偶然聊上了话。她一边扎钢筋一边和我谈起她的哥哥,她哥哥大学毕业后在省城工作,找了个城里嫂子,还在省城买了电梯房,哥嫂都有非常体面的工作。每次她去哥哥城里的家,就像进了皇室。讲到这里,女人满脸的喜悦,无疑,哥哥是他们家的骄傲。

她的父母都是农民,身体也不好,除了能种点粮食,赚不到几分钱。为了送哥哥上学,她很早就辍学在家务农,帮父母种田种地喂猪放牛,给哥哥凑学费。也很早就招了个上门女婿,共同支撑家里。丈夫是个泥水匠,为了多挣几个钱,她总是跟着丈夫去工地上打杂。现在,哥哥在城里成家了,过着幸福的日子,每次回家都被村里的人羡慕。自己现在虽然还在建筑工地上继续干活,但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再说,人都有各自的命,她这辈子就是这个命了,希望孩子们长大后能像他们的舅舅那样有出息。

如果有下辈子,轮到她上学,她也许会考上大学,因为她读小学时,成绩也非常好。她肯定也会成为文化人,有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过上品质生活。

 

特殊时代的女性牺牲者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般偏僻的农村,尤其是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比较严重的村落,人们大多贫穷,子女多的能有一个两个上几年学就很不错了。那时候要从温饱都难以保证的农村一直从小学读到高中考上大学,大多需要全家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种时代背景下,做出牺牲的又多为女性,姐姐妹妹都会为兄弟而奉献自己的所有。有时,是为了送兄弟上学,全家人齐心协力将他送出农门,出人头地。有的是为了给兄弟娶上老婆,姐妹们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换亲或者是出门做苦工赚钱给兄弟盖房娶亲。这样的故事,在那个年代的农村比比皆是。又有哪个跳出农村的成功者身后没有几个默默牺牲的兄弟姐妹呢?